香港暴力活動持續幾個月,最近的趨勢是參與人數有減少,但暴力程度上升。因為人數少了,要更出位的暴力才能博取眼球。中央強調要健全港澳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,但維護國家安全,除了法律,還有一樣不可或缺的東西,那就是武力。我多次強調,個人不崇尚武力,也不認為現時香港的情況嚴重到足以出動軍隊,但是,香港的很多問題,根源都在於公眾對國家武力的心理預期處於一種不正常的狀態。
這種不正常狀態是如何形成的呢?首先是制度上,「一國兩制」設計的時候,出於安撫當時的香港人對內地的不信任,對駐港部隊的使用本來就設置了非常高的門檻,需要特區政府或者人大常委會宣布進入緊急狀態,才會被動用。但事實上,回歸前,英軍就有參與日常的打擊走私、偷渡等邊境犯罪。在世界上其他的地方,美國或者中國內地,軍隊在非戰時也有出動參與救災、救人或其他的用途。軍隊是社會的一個角色,當對這個角色設置了特別高的門檻,而且長期在這個社會不出現,公眾對這個角色會發揮作用會顯得沒有信心、沒有底氣。說句通俗的話——存在感不強。舉個例子,黑衣暴徒連番在金鐘駐港部隊軍營外與警方對峙、衝擊,在軍營一牆之隔的地方,汽油彈、催淚彈橫飛,而軍人竟然無動於衷,這種情況應該只有在香港才會發生。
公眾對武力的心理預期,這一點太重要了!心理預期比事實更重要。在經濟層面上,大眾對減息的心理預期比真正的減息顯得更重要;在教育層面上,小孩對父母會不惜動手來維護底線的心理預期,比你真的動手更重要。當心理預期沒有了,你可能動手都無用了。
在這幾個月的暴力衝突之前和期間,黎智英不少次在自己的報章上撰文,論述一個關鍵觀點,那就是——解放軍不會出動。黎智英8月參與非法遊行,狂言「不怕解放軍」;9月接受彭博訪問,聲稱「如果出解放軍一國一起玩完」。為什麼黎智英要一直在香港人心目中強化這種信念,那就是——解放軍不會出動!為什麼特朗普在談及香港問題的時候,幾乎每一次都強調,要用「文明」、「和平」的手段解決,不要用武力手段。為什麼?他們在摧毀香港人對武力底線的心理預期。
這就是我經常說的:武力是一切文明、一切制度的基礎。我們不能經常用武力,用得越少越好,但是,老百姓對武力肯定會保護其生命財產安全的信心,必須是十足充分的。如果老百姓對武力會保護他們的信心產生了動搖,那一切的一切都會崩解。你試試看,美國如果沒有強大的軍隊,所有美元霸權、涉外法權,甚至美國文化,我肯定頃刻瓦解;你試試看,任何一個國家,如果老百姓對武力的信心瓦解,政權必定難以維持。
為什麼幾個月的暴力活動,反暴力的聲音不強大?為什麼其他政府部門不出來支持警隊執法,連消防處都不敢借車給警方?為什麼選舉主任請病假都不敢DQ黃之鋒?這個問題與黎智英和特朗普為什麼三番四次強調不會出解放軍,是一體兩面的。當社會公眾對武力底線產生了懷疑,一切的社會文明和制度,包括法治、民主、自由等理念,都只不過是鏡花水月。
很可惜,當黎智英、特朗普在耍陰謀詭計,在瓦解香港人對武力底線的信心的時候,沒有人站出來以正視聽,沒有人肯定地說,我們一定會守住這條底線。幾個月裏面,黑衣暴徒「私了」愛國人士,打砸發出愛國聲音的人士的商舖,打砸中資商舖,都是要用行動摧毀這條信心底線。也就是說,在對方拆解底線的時候,沒有人維護。
的確過去幾個星期,參與暴力活動的人數似乎有所減少,但社會的崩解仍在繼續。選舉主任不敢DQ支持分離的候選人,因為他們對自身安全沒有足夠信心;反對派議員會千方百計阻止給警員加薪和發超時津貼,來摧毀特區範圍內最後的武力防線。當失去武力底線,任何制度都是無效的。
還是那句話,武力輕易不要用,用得越少越好,但公眾對武力底線的信心,容不得絲毫動搖,你必須毫無保留地去維護。當這條底線崩塌了,接着下來的一系列事情恐怕會自我實現。我也想知道,現在有什麼手段來修補公眾對武力底線的信心呢?
文:吳桐山
學研社成員,穿梭港深兩地的資深傳媒人、時事評論員。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